再生障礙性貧血(簡稱再障)是一組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綜合病征。這種疾病會導致骨髓無法正常生成足夠的血細胞,從而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。再障不僅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,還對心理健康產生深遠影響。
根據統計數據,再障在全球范圍內的發病率較低,但其危害性極高。在血液病中(包括溶血性貧血、缺鐵性貧血、骨髓纖維化、粒細胞白血病、地中海貧血、淋巴白血病等),再障和白血病的死亡率占總死亡率的80%,而急性再障和白血病的死亡率更是高達95%。
全球范圍內,奧地利是再障發病率最高的國家。在中國,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4至6人,其中山東、黑龍江、河北、湖南、浙江和江蘇等省份為高發地區。
疾病名稱 | 主要特點 | 死亡率 |
---|---|---|
再生障礙性貧血 |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| 80%(急性型高達95%) |
白血病 |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| 80%(急性型高達95%) |
溶血性貧血 | 紅細胞過早破壞 | 相對較低 |
再障的成因復雜,包括遺傳因素、環境暴露(如化學毒物、輻射)、病毒感染、自身免疫紊亂等。具體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,但研究表明,免疫系統異常可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。
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嚴重的血液病,盡管其發病率較低,但因其高致死率而備受關注。早期診斷和科學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