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后惡露:定義、分類及處理方法
產后惡露是指產婦在產褥期因子宮蛻膜脫落,伴隨血液、壞死蛻膜等組織通過陰道排出的現象。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性變化,通常持續4至6周,總量在250至500毫升之間。惡露具有血腥味,但無臭味,其顏色和內容物會隨時間發生變化。如果超過正常時間范圍仍有較多惡露排出,則稱為產后惡露不盡。
惡露的分類及特征
根據惡露的顏色、內容物及持續時間,可將其分為以下三種類型:
1. 血性惡露
- 特征:因含大量血液而得名,顏色鮮紅,量較多,有時伴有小血塊。
- 顯微鏡下觀察:多量紅細胞、壞死蛻膜及少量胎膜。
- 持續時間:通常持續3至4天,隨后出血逐漸減少,漿液成分增加,轉變為漿液惡露。
2. 漿液惡露
- 特征:因含多量漿液而得名,顏色為淡紅色。
- 顯微鏡下觀察:含較多壞死蛻膜組織、宮腔滲出液、宮頸黏液,少量紅細胞及白細胞,同時伴有細菌。
- 持續時間:約10天左右,隨后漿液逐漸減少,白細胞增多,轉變為白色惡露。
3. 白色惡露
- 特征:因含大量白細胞而得名,顏色較白,質地黏稠。
- 顯微鏡下觀察:含大量白細胞、壞死蛻膜組織、表皮細胞及細菌等。
- 持續時間:通常持續約3周,最終完全干凈。
產后惡露的正常范圍及異常情況
雖然每位產婦都會經歷惡露的排出,但其量和持續時間因人而異。平均總量在500至1000毫升之間,正常情況下持續2至4周,少數產婦可能持續1至2個月。如果產后惡露不盡,應及時就醫并采取積極治療措施。
處理建議及注意事項
-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,勤換衛生巾,避免感染。
- 注意觀察惡露的顏色、氣味和量的變化,發現異常及時就醫。
- 適當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,促進身體恢復。
- 遵醫囑服用必要的藥物或進行相關治療。
總結
產后惡露是產婦恢復過程中的正常生理現象,但需注意其變化,及時發現異常并采取措施,以保障產后健康。
參考來源
-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cwfa.org.cn/
- 丁香醫生:https://www.dxy.com/
*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,僅供閱讀參考。如有不適,建議立即就醫,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、治療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