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中海貧血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疾病,對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負擔。了解這一疾病的致病原因和分類,有助于及時開展治療和預防工作。
地中海貧血是由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點突變引起的。珠蛋白由四種肽鏈組成:α鏈、β鏈、γ鏈和δ鏈,分別由相應的基因編碼。當這些基因發生缺失或突變時,會導致肽鏈的合成障礙,從而改變血紅蛋白的組成。根據受影響的肽鏈類型,地中海貧血可分為α型、β型、δβ型和δ型,其中α型和β型最為常見。
β地中海貧血(簡稱β地貧)是由于位于11號染色體短臂(11p15.5)的β珠蛋白基因發生點突變或缺失引起的。根據突變的影響程度,β地貧可分為以下兩類:
目前已發現超過100種與地中海貧血相關的基因突變。在中國,常見的β地貧突變類型及其比例如下:
突變類型 | 比例 |
---|---|
β41-42(-TCTT) | 約45% |
IVS-Ⅱ654(C→T) | 約24% |
β17(A→T) | 約14% |
TATA盒-28(A→T) | 約9% |
β71-72(+A) | 約2% |
β26(G→A,HbE26) | 約2% |
重型β地中海貧血通常由β0或β+地貧的純合子或雙重雜合子引起。這種類型的患者β鏈生成完全或幾乎完全受抑制,導致含有β鏈的HbA合成減少或消失,而多余的α鏈與γ鏈結合形成HbF(a2γ2),使HbF含量顯著增加。
由于HbF的氧親和力較高,患者組織會出現缺氧現象。臨床表現包括慢性溶血性貧血、骨骼改變(因骨髓造血增加)、鐵過載(因腸道鐵吸收增加及反復輸血)等。鐵過載可能進一步導致含鐵血黃素沉著癥,危及患者健康。
地中海貧血是一種不完全顯性的慢性溶血性貧血病,被認為是“可防難治”的遺傳性疾病。通過產前篩查和診斷,可以有效降低下一代患病的風險。
總結:地中海貧血是一種可通過基因篩查和診斷有效預防的疾病。提高對其致病機制和防治措施的認識,有助于降低疾病負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