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動是胎兒健康的重要指標,孕婦通過自我監測和家庭監護可以及時發現胎兒異常并采取措施。一般來說,孕婦在懷孕15至20周時開始感受到胎動,28至32周時胎動達到高峰,38周后胎動逐漸減少。
從孕28周開始,建議孕婦每天早、中、晚各測胎動一次,每次1小時。孕婦可取坐位或側臥位,將雙手輕放在腹壁上感受胎動。正常胎動頻率為每小時3至5次。將三次測得的胎動數相加后乘以4,即為12小時的胎動總數,正常應在30次以上。如果胎動少于20次或顯著增多,可能提示胎兒異常,應及時就醫。
孕36周后,可以教會家人在孕婦腹部聽取胎心音。胎兒的正常心跳率為每分鐘120至160次。如果發現胎心音增快、減慢或不規律,均屬異常情況,應立即前往醫院檢查。
數胎動是孕期監測的重要環節,不能完全依賴產檢。產檢只能反映當時胎兒的狀況,而胎兒在子宮內的狀態是動態變化的。尤其在胎盤老化或臍帶繞頸的情況下,更需頻繁監測胎心音。
孕婦應保持放松心情,不要過度緊張。如果胎動異常,無論時間早晚,都需立即就診。此外,孕婦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安全,避免摔跤,走路時小心謹慎。
孕晚期胎動監測是保障胎兒健康的重要手段,孕婦需結合自我監護與定期產檢,及時發現異常并采取措施,以確保母嬰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