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硬腫癥的護理與治療指南
背景信息
新生兒硬腫癥是一種常見的圍產期疾病,主要表現為皮膚硬化、低體溫、呼吸困難等癥狀。該病多見于早產兒、低出生體重兒以及患有感染或其他疾病的新生兒。及時、科學的護理和治療對改善患兒預后至關重要。
護理與治療措施
1. 復溫:治療的關鍵措施
復溫是治療新生兒硬腫癥的核心步驟。根據患兒體溫情況,采取以下措施:
- 當肛溫>30℃且腋溫高于肛溫時,將患兒置于已預熱至適中溫度的暖箱中,通常6~12小時內可恢復正常體溫。
- 當體溫低于30℃時,應將患兒置于比肛溫高1~2℃的暖箱中,每小時監測肛溫和腋溫,并逐步將暖箱溫度提高1℃,通常12~24小時內可恢復正常體溫。
2. 合理喂養:提供能量與水分
根據患兒的吸吮能力,選擇適當的喂養方式:
- 能吸吮者可經口喂養。
- 吸吮無力者可采用滴管喂養、鼻飼或靜脈營養。
遵醫囑給予液體供給,嚴格控制補液速度。建議使用輸液泵控制滴速;如無條件使用輸液泵,應加強手控滴速,建立輸液記錄卡,每小時檢查輸液量和速度,防止因輸液速度過快引發心力衰竭或肺出血。
3. 預防感染:加強消毒管理
感染是新生兒硬腫癥的常見并發癥,應采取以下措施:
- 嚴格遵守消毒和操作程序。
- 保持患兒皮膚完整性,避免破損。
4. 觀察病情:及時調整治療
密切監測患兒病情變化,具體措施包括:
- 每2小時測量體溫一次,體溫恢復正常6小時后改為每4小時測量一次。
- 監測心率、呼吸、血液指標的變化,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。
- 觀察暖箱及室內溫度、濕度變化,并及時調整。
- 備好搶救藥物和設備(如多巴胺、肝素、止血敏、呋塞米等藥物及氧氣、吸引器、復蘇囊、呼吸機等),確保突發情況下能迅速搶救。
5. 健康教育:提高家長認知
向家長普及新生兒硬腫癥相關知識,具體內容包括:
- 解答病情疑問,介紹硬腫癥的病因、癥狀及護理要點。
- 指導母親堅持拔乳,保持母乳通暢,避免因患兒住院導致斷乳。
- 提供保暖、喂養、防感染及預防接種等育兒知識。
結論
科學的護理和治療是改善新生兒硬腫癥患兒預后的關鍵,通過復溫、合理喂養、預防感染、觀察病情及健康教育等綜合措施,可顯著提高患兒的康復率。
參考來源
*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,僅供閱讀參考。如有不適,建議立即就醫,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、治療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