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硬腫癥的癥狀及處理方式
新生兒硬腫癥是一種常見于新生兒的嚴重疾病,主要由體溫過低引起,常見于早產兒或體重過輕的嬰兒。該病癥的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對患兒的生存具有重要意義。
主要癥狀表現
新生兒硬腫癥的癥狀可以總結為“五不”和“五少”,具體如下:
- “五不”:
- 不吃:嬰兒拒絕進食或吃奶。
- 不哭:哭聲微弱甚至不哭。
- 不動:活動減少,表現為乏力。
- 體溫不升:體溫過低且難以升高。
- 體重不增:體重沒有增長甚至下降。
- “五少”:
- 少吃:進食量明顯減少。
- 少哭:哭聲較少且無力。
- 少動:活動量明顯減少。
- 體重增長少:體重增加緩慢或停滯。
- 體溫增高少:體溫難以恢復正常。
皮膚表現
硬腫癥最突出的表現是皮膚的異常變化:
- 初期皮膚發涼、發硬,難以捏起。
- 隨著病情加重,皮膚出現腫脹,按壓后形成凹陷。
- 常見部位包括小腿、大腿外側,嚴重時可波及面部。
在危重病例中,可能出現鼻子和嘴里冒血沫子、呼吸微弱等癥狀,提示病情已非常嚴重,需要立即送醫搶救。
疾病機制與危險性
新生兒硬腫癥的發生與體溫過低密切相關。體溫過低會導致體內血流減緩,毛細血管因缺氧而通透性增加,從而引發出血風險,尤其是肺出血。這種情況非常危險,患兒可能因搶救困難而死亡。
處理方式
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是關鍵:
- 保持溫暖:為新生兒提供適宜的溫度環境,避免體溫過低。
- 及時就醫:一旦發現上述癥狀,需立即送往醫療機構進行專業治療。
- 支持治療:包括保溫、補充營養和糾正代謝紊亂等。
結論
新生兒硬腫癥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,早期識別癥狀并采取有效干預措施是確保患兒生存的關鍵。
參考來源
*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,僅供閱讀參考。如有不適,建議立即就醫,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、治療為準。